孩子“被困”手机怎么办?家长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?专家支招
时间:2025-05-26 16:51:32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中学教师: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,所以就从手机上寻找这种陪伴。因为手机上有很多社交平台,可以满足孩子这方面的一个需求。

家长:大部分家长因为现在需要工作,所以没有人陪同孩子的时候家里有这个手机陪着他,他就会沉迷这块儿,我觉得这个是占很大的原因。

学生:我有的时候控制不住我自己,就想用手机玩很多。我也知道这样对自己身体不好,但是我自己又管不了自己,因为太想玩了。有的时候他们玩手机,我就想他们都玩手机,我也想玩,然后就拿自己手机开始玩。

刚才您看到的是记者在北京、山东、河北等地,围绕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,采访了部分学生、家长和老师。可以看出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不少家庭都存在因为孩子玩手机产生的矛盾。今年5月是第二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,我们来关注手机和孩子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。在上海,2020年至2025年,上海12355热线青少年心理咨询量从4万余人次增至10万余人次。今年前4个月的咨询中,亲子沟通类问题和情绪问题占比近五成,孩子沉迷手机是家长求助的焦点。

电话一头的家长,孩子今年上五年级。平时父母陪伴少,交给外公带。寒假期间,这个孩子借查作业之名破解外公手机密码,沉迷游戏一个多月未被察觉。开学后,这名学生利用手机偷偷下载游戏,甚至盗用外公的账户充值。家长没收手机后,孩子出现撒谎、成绩骤降等问题。

另一案例中,一位初三学生家长反映,孩子原本成绩稳定在年级前60名,但沉迷游戏后成绩持续下滑,甚至熬夜玩手机导致多次缺课。家长陷入“严管怕冲突、放任忧学业”的两难境地。对此,心理专家认为,要看见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困境和真实需求。

上海12355心理专家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顾凯宪:一些孩子,他因为招架不住常年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,他们感觉到和手机在一起,比和现实的人和事在一起更轻松。假如没有手机这么一个非常非常弱小的支持,他们可能会感觉更无力、更无助。

今年新学期开学后,云南省昆明市人大代表张艳对云南省涵盖城市、乡镇及农村地区6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亲子关系与青少年被困手机现象有密切联系。在700份问卷中,有超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。问卷中学生表示,进行情感需求转移的方式为“现实中没人理解我,只能刷短视频找共鸣”“和朋友聊天比和父母说话轻松”。

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研究发现,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对学习、生活的挑战,亲子沟通的无效和缺位,是青少年依赖手机的重要诱因。

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 倪子君:比如爸爸妈妈经常争吵,或者是爸爸妈妈经常不在,没有人跟他沟通,或者在学校里面他也经常会觉得受人欺负,那么他就愿意躲到一个网络里头,在这里面可以有链接,也不需要处理那么多的人际矛盾,他就会有一种归属感。

孩子“被困”手机 家长或是“推手”

其实不光孩子沉迷手机,家长又何尝不是呢?孩子玩手机的背后,也透露出家长和孩子之间往往缺乏良好的沟通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一些孩子沉迷手机,家长可能在生活中当了负面的“榜样”。

总台央视新闻频道对全国七个地方的2000名10—14岁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。数据显示,2000名学生中每天使用手机1—2小时的,占到近三成。而由学生填写家长在家中使用手机的时长,有三成的学生表示,家长每天在家使用手机时长为2—4小时,还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,家长每天在家使用手机时长超过4小时。

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 倪子君:有一句话叫作孩子听你的话那是不一定的,但是孩子学你的样那是不遗余力的。首先家长要管好自己,如果你在孩子跟前儿一个劲儿看手机,一个劲儿刷视频,一个劲儿沉迷其中,你要让孩子少用一点儿,可能性不大的。

在2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,学生使用手机做什么的选项,除学习之外,选择看短视频的最多,投票数超过五成,其次是用手机社交和玩游戏。

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使用手机刷短视频、玩游戏,会对身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?心理专家表示,手机内容会影响思维模式,进而形成行为习惯。

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 倪子君:对于学习而言,更多的是视觉上的一个信息的来源,它进来了信息之后我们要停留,我们要辨别、要分析、要思考、要融会贯通,然后输出,这是一个深度学习的一种模式。他的大脑里面他要把信息流转到记忆的脑区海马体,再放到我们的前额叶进行分析,但是所有的短视频都不是这个模式了,它只是眼睛耳朵非常快的信息输入,不需要分析,也不需要思考,就是说短视频是无法形成深度学习的思考的这种模式的,所以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很大。

孩子的手机怎么管?专家来支招

刷视频、玩游戏这些不需要思考的内容,无论是给大人还是孩子,带来了娱乐和放松。当然,手机上也有很多不错的内容,让我们开阔眼界、获得新知。信息时代,让孩子与手机绝缘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那么面对孩子沉迷手机,家长究竟该怎么办?手机该不该给,怎么给?跟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么相处?怎样的沟通更有效?来听听心理专家的建议。

如何和手机正确相处,专家建议分阶段管理:0—6岁家长需以身作则,陪伴时远离手机;小学阶段明确使用场景并约定规则;与其严防死守,不如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契约,比如约定时间、用途和奖惩。

青春期的学生家长,要尊重孩子自主权,从“命令者”转变为“倾听者”。

上海12355心理专家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顾凯宪:我们的爸爸妈妈,要学会倾听。倾听就是,以前都是爸爸妈妈说孩子听,那现在,我们把这个主次颠倒一下,让孩子来说一说,爸爸妈妈学会听一下,就是问问孩子,你玩手机的时候,那是什么心情?什么感觉?手机里有什么最吸引你的?为什么呢?让孩子能够跟你一五一十地说出来,你要学着理解。最后一点,就是我们怎么跟孩子学会商量和讨论,学习和孩子去谈判,如何用手机、玩手机,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放松。互相信任、互相尊重才是管理的基础。

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讲师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齐燕辉:孩子与手机的关系象征着孩子与父母亲密关系的质量,象征着孩子与自我关系的质量。首先要培养好的亲子关系,家长要无条件地或者接近无条件地去爱孩子。要从自尊感、自主感、成就感去满足孩子,让孩子在手机之外去体验到充足的感受,他自然而然也就会降低对手机依赖的心理比例。

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专家的采访,记者发现,我们往往把手机当成了亲子关系的“敌人”,其实,它更像是家庭沟通的一面“镜子”。破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困局,需要家长用倾听和共情,为孩子筑起真实的情感支持。只有这样,才能帮助孩子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,走向更加健康的成长之路。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citywalk是什么意思?citywalk的意思解释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最后一页
  • 最新
  • 孩子“被困”手机怎么办?家长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?专家支招

    中学教师: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,所以就从手机上寻找这

  • citywalk是什么意思?citywalk的意思解释

    Citywalk 可以直译为 城市漫步,是一种新兴的城市旅游方式,通常

  • 江西全省家庭医生团队中专科医生达1.7万人

    记者19日从智慧健康江西小程序上线暨5·19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宣传活

  • 西部陆海新通道—渝贸通数智贸易平台上线

    西部陆海新通道—渝贸通数智贸易平台(下称渝贸通数智贸易平台)13日

  • 福建今年计划新培育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

   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许永西8日于福州召开的新闻发

  • 脱发后该怎么把头发养回来?专家支招

    拿什么拯救你,我的发量!如今,许多人都有脱发的困扰。哪些生活习

  • 从养护到奢护!卡萨帝纤维级养护标准AWE再升级

    在许多用户的观念里,衣服除了水洗就只能干洗,但针对很多高端衣物

  • “汽车城”长春搭对接平台 助供应链企业拓市场

    2025年长春市绿园区汽车产业供应链发展对接会18日召开,中国一汽、

  • 上班总叹气?恭喜你,已经掌握了一招解压新招数

    唉!!!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叹气已经成了当代打工人每天的标配:

  •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?医生建议来了!

    春季气温回暖,但早晚仍比较冷,昼夜温差明显,多地还可能遭遇倒春

  • 快递新规已整年 “不告而投”仍常见

    2024年3月1日,《快递市场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开始施行,

  • 首批13家外资企业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

   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28日消息,为贯彻落实党中央

  • 中国人寿临沂分公司获中华全国总工会“全国模范职工之家”称号

    近日,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《关于表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、全国模范职

  • 韩梅夺得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金牌

    2月8日,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决赛,中国选手韩梅夺得金牌。

  • (新春见闻)古籍整理让古书“活”在当下

    中新社济南1月25日电 题:古籍整理让古书活在当下作者 王采怡 祁

  • ​安全先行 快乐寒假——西平县柏苑王店小学开展放假前安全教育活动

    随着寒假临近,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假期安全,柏苑王店小学于2025年1月1

  • 旅游
    • 日媒:日本就最快24日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展开最终协调,今日将作决定

    • 矫个牙,要打6根骨钉?听听专家怎么说……

    • EDG彻底和uzi划清界限,管理层直言将签约新AD,优先考虑viper

    • 快来杨浦这里“淘一淘”,感受书香与童趣 | 2023上海书展